任何危險的發生都涉及更深層的因素,而在針對這些危險發展風險控制時,若能了解其導因,並以這些歸類的導因作為主要風險控制之思考方向,通常可以發展出治本的風險控制,也就是由問題的根源著手解決問題。ORMIT為了讓分析者能對所有已識別的危險有系統地實施導因歸類,採用5M模型提供作業風險管理在運用時所須符合之系統概念,以分析系統及決定共同執行作業之各種組成要素間的關係。並以「人員」、「機械」、「環境」、「管理」、「任務」等五種導因歸類思考方向,幫助分析者能夠釐清危險的主要根源方向。茲將5M分述如下:
- 人員(Man)「
」:不知道、不關心、不會做。
- 機械(Media)「
」:設計不良、錯誤的維修、程序。
- 環境(Machine)「
」:不足的設施設計、對自然現象缺乏準備。
- 管理(Management)「
」:不當的程序、標準與控制。
- 任務(Mission)「
」:不良的發展、不足的了解、無足夠能力、 不相容。
5M各個組成要素之間的重疊或互動乃是每一個系統之自然現象,因此任何一個危險其所涉及之問題根源,可能不僅只有一個導因,而是由多個導因重疊所形成。所以分析者在使用ORMIT實施導因歸類時,亦須關注這些不同要素之間的互動。
- 請判斷此危險所涉及之導因,針對下列五種因素「
」人員、「 」機械、「 」環境、「 」管理、及「 」任務進行勾選,若有涉及到重疊部份,ORMIT提供複選的功能。
- 同一危險如果有兩種以上導因,運用勾選欄後方的下拉式選單作權數的選擇。權數之決定由1至5,其中5為最高權數,1為最低權數。
選擇完成按下「 」按鈕後,在主視窗畫面上針對有作導因歸類的危險後方將會出現5M(「 」人員、「 」機械、「 」環境、「 」管理、及「 」任務)的各個相關圖示,圖示顯示之順序及依權數設定之高低排序呈現,下圖為主視窗「工作項目及危險識別」頁籤顯示。 |